电脑和服务器存储的重要数据面临硬件故障、病毒攻击、人为误操作等多种威胁,一旦丢失会造成严重损失。
电脑和服务器存储的重要数据面临硬件故障、病毒攻击、人为误操作等多种威胁,一旦丢失会造成严重损失。RAID 备份通过数据冗余技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磁盘上,当某个磁盘出现故障时,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因此电脑和服务器需要使用 RAID 备份重要数据来保障数据安全 。
为什么 RAID 10 至少需要 4 块相同的硬盘

RAID 10 是一种将 RAID 0 和 RAID 1 巧妙结合的磁盘阵列技术,而它之所以至少需要 4 块相同的硬盘,是由其自身的构建和工作原理所决定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RAID 1 的原理,RAID 1 是镜像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数据在存储的时候会同时被复制一份,存储到另外一块硬盘上,形成一模一样的镜像副本,以此来保证数据的冗余和安全性。比如说,我们有文件 A 要存储,使用 RAID 1 的话,在两块硬盘上就都会保存一份文件 A,哪怕其中一块硬盘出现故障了,还能通过另一块硬盘上的副本把数据完整地恢复出来。
而 RAID 0 呢,它采用的是数据条带化技术,会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割成多个数据块,然后依次分散存储到不同的硬盘上。比如要存储一个大型的视频文件,这个文件会被拆分成好多小块,第一块存到硬盘 1 上,第二块存到硬盘 2 上,依此类推,这样多个硬盘可以同时并行读写这些数据块,读写速度就能大大加快了。
RAID 10 就是把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了。它首先要对硬盘进行分组,每 2 块硬盘为一组,至少得有两组也就是 4 块硬盘才能实现这种结合方式。在每组的 2 块硬盘内部,运用的是 RAID 1 的镜像技术,就像刚才说的那样,数据会在这两块硬盘里形成镜像副本。然后呢,不同组之间,就采用 RAID 0 的数据条带化技术,把数据块分散存储到不同组的硬盘上。举个例子,假设有 4 块硬盘,分成了两组,分别是硬盘 A、B 一组,硬盘 C、D 一组。当要存储一个数据库文件时,在 A、B 这一组里,数据先通过镜像技术,在 A 和 B 上都存了一份,然后在组与组之间,比如这个文件的数据块一部分会存到 A 或者 B 所在的这一组,另一部分会存到 C 或者 D 所在的那一组,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保证了数据像 RAID 1 那样有冗余备份,又能像 RAID 0 那样实现多硬盘同时读写来提升速度。
RAID 10 的应用场景
正是因为 RAID 10 具备这样的特点,它在很多对数据安全和读写性能都有较高要求的场景中有着广泛应用。
在企业的核心数据库服务器方面,企业的核心业务数据都存放在数据库里,这些数据非常重要,一旦丢失那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需要有像 RAID 1 那样高的数据冗余来保障安全,哪怕硬盘出现故障也能快速恢复数据。同时,数据库日常会有大量的读写操作,比如员工频繁地查询数据、更新数据等,RAID 10 通过数据条带化带来的高性能读写能力,就能保证这些操作可以高效快速地完成,不会因为读写速度慢而影响企业的业务开展。
再比如金融交易系统,每一笔交易数据都关乎着资金的流向和客户的权益,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是重中之重,RAID 10 能确保数据有可靠的备份。而且在交易高峰时段,会有海量的交易数据需要快速读写处理,RAID 10 的高性能读写优势就能充分发挥出来,让整个金融交易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
RAID 10 与 RAID 0 和 RAID 1 的关系

- 与 RAID 0 的关系:
RAID 0 只注重数据条带化,通过把数据分散到多个硬盘上实现快速读写,像我们刚才说的把文件拆分成块存到不同硬盘上,它的读写速度确实很快,但就是没有数据冗余备份呀。要是有一块硬盘坏了,那整个数据就全没了,风险特别大。RAID 10 呢,虽然也运用了类似 RAID 0 的数据条带化在不同组之间存储数据,可它先在每组硬盘内通过 RAID 1 做了镜像,有了数据备份,就解决了 RAID 0 数据安全性差的问题,在继承 RAID 0 高性能读写优点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
- 与 RAID 1 的关系:
RAID 1 依靠镜像技术,两块硬盘存一样的数据,数据冗余度高,安全性好,可读写性能就比较受限了,写入要同时写两份,读取也就是从其中一块硬盘读,没办法像 RAID 0 那样并行读写来加快速度。RAID 10 在每组硬盘内采用 RAID 1 保证数据安全,然后利用组与组之间的数据条带化(类似 RAID 0),让多组硬盘可以同时参与读写,对 RAID 1 的性能进行了优化拓展,让它不仅数据安全有保障,读写速度也能提上去,综合性能变得更出色了。